首页成语词典泰山梁木泰山梁木的故事

泰山梁木的成语故事


拼音tài shān liáng mù

基本解释象泰山崩塌,梁木毁坏一样。比喻伟人死亡。

出处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孔子蚤作,负手曳杖,消摇于门,歌曰:‘泰山其颓乎!染木其坏乎!哲人其萎乎!’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泰山梁木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泰山梁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丝不线,单木不林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八回:“这福儿一丝不线,单木不林,也觉读的慢懈。”
一叶蔽目,不见泰山《鹗冠子·天则》:“一叶蔽目,不见泰山;两耳塞豆,不闻雷霆。”
一叶迷山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十五回:“世上这般双瞳如豆、一叶迷山的,以至糊涂下人,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!”
一叶障目,不见泰山《鹗冠子 天则》:“一叶蔽目,不见太山;两耳塞豆,不闻雷霆。”
一山不藏二虎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他跟展公有点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,这是他太狂妄。”
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谢觉哉《关于独立思考》:“至于全体的事,不管好处多大,总是‘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’。”
一木破天
一木难扶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94回:“巨闻:‘大厦将倾,一木难扶。’目今库藏空虚,民日生怨,军心俱离,总有良将。”
一木难支隋 王通《文中子 事君》:“大厦将颠,非一木所支也。”
一枕黄梁宋 李曾伯《送乔宾王》:“一枕黄梁,满头白发,屈指旧游能几人。”
一草一木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应劭传》:“春一草枯则为灾,秋一木华亦为异。”
万水千山宋 宋徽宗《燕山亭 见杏花作》词:“天遥地远,万水千山,知他故宫何处?”
三山五岳清 曹寅《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》:“三山五岳渺何许?云烟汗漫空竛竮。”
三阳交泰《宋史·乐志》:“三阳交泰,日新惟良。”
三阳开泰《易·泰》:“泰,小往大来,吉亨。”《宋史·乐志》:“三阳交泰,日新惟良。”
上梁不正元·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一折:“做的个上梁不正,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。”
上梁不正下梁歪晋 杨泉《物理论》:“上不正,下参差。”
下乔木入幽谷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吾闻出于幽谷,迁于乔木者,未闻下乔木而入幽谷者。”
不识庐山真面目宋 苏轼《题西林壁》诗: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
不识泰山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师父如此高强,必是个教头。小儿有眼不识泰山。”
与草木俱朽汉·王充《论衡·自纪篇》:“身与草木俱朽,声与日月并彰。”
与草木俱灰明·陈继儒《晚香堂·附赞·有序》:“既为男子,忍与草木俱灰!”
与草木俱腐《新唐书·高俭窦威传赞》:“古来贤豪,不遭兴运,埋光铲采,与草木俱腐,可胜咤哉!”
与草木同朽
与草木同腐宋·苏轼《太息送秦少章》:“虽然,自今观之,孔北海、盛孝章犹在世,而向之讥评者,与草木同腐久矣。”
丘山之功汉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故乃建秋山之功,享不訾之禄。”
丛山峻岭吴运铎《把一切献给党 在矿井里》:“煤矿的空中索道,越过了丛山峻岭。”
东山之志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安虽受朝寄,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,每形于言色。”